大学时代读过《浪潮之巅》,书中对美国硅谷明星公司的发展脉络进行从技术轨迹到经营管理上的剖析,对读者理解美国商业文化和科技创业有着不小的意义。或许也多少受此影响,我如今才对科技创业有如此大的兴趣。
有幸采访作者吴军老师也让我倍感荣幸,自然也少不了向他请教对于创新,创业方面的看法。
从一个作者记录 IT 发展史,腾讯,谷歌前高管到如今已经深入创投界,当起了投资人(丰元创投合伙人),创业导师,吴军的身份一直在变,不过在我看来,其对科技互联网的观察至始至终没有停止。
见到吴军本人,我发现,他竟也完全没有创业圈那种来去匆忙的气势,反而给人的是一种大学老师闲庭散步的悠闲,闲谈几句就落座开聊,此前一颗惶惶不安的心也落了地。
关于新书《大学之路》
浪潮之巅自然是一部好书,对想了解硅谷的国人等于是一道大门,而这几年,吴军也有诸如《数学之美》《文明之光》以及最近出版的《大学之路》。
与前几本书立意类似,《大学之路》是吴军想要展示的一个新窗口,让国内的家长,学生以及教育从业者有一个系统了解国外大学教育体系和氛围差异的途径。同时,其也集合了多年来自己对大学,教育方面的理念的看法。
在观察比较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后,吴军看到了两者的差异——国内大学强调学生的共性,基本要求,课程教育都是指导下的流水线,学生在学业上花时间多,侧重学习研究,对学生的评判标准也都一样。“反观美国,所有好的大学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各自遵循自己的办学理念。比如,有的学校本科致力于把年轻人教育成一个好的社会人。另外,并不是所有大学在强调创业创新。”吴军告诉动点科技,创业更多的是学生自己的个人行为,学校只是给想创业的学生提供一些制度上的帮助(保留学籍等),而在中国,学校往往扮演的是导向角色。
这会对中美两国的创业创新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事实上,吴军直言,大学教育差异对创业的影响可能并不如想象的大,并且强行要去比较两国也未必可取。
不得不承认一点,中国正在进行的全民创业可能已经真的过热了,而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作为一个科技作者,我已经看到太多忽悠的团队,很多时候仅仅一个 idea 就有人想要报道。
“创业调动的社会资源只是占了整个经济发展很小的部分,并且真正能够创业的项目数量有限。一个无形的市场天花板可能现在看不到,但确实是存在的。” 吴军告诉动点科技。
关于做一名投资人
吴军说自己做投资有三个原则——第一,不懂得事不投,“比如,半导体,生物制药以及新能源并非自己擅长”;第二,有时候,人比项目重要;第三,以投技术为主,对概念模式的创新偏好不大。当然,这三条也都置于大原则之下,即移动互联网优先,紧跟发展的热潮。
对于自己偏好的创业者,他希望看到创业者身上的诚实、坚持以及对项目不断持续的热情。
关于时下大热的 O2O
每次技术革命,很大程度上就是增加人们沟通带宽的革命,有了互联网后,人们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O2O 其实就是做了这个事。但是,很多传统生意还没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好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但已经有些过热了”。吴军说,虽然大方向没问题,但是并不需要这么多创业项目和人,他们很多都是为了刻意使用互联网而使用互联网。
如果通过 O2O 降低成本,把更多的社会资源调动起来,这个目的是正常的,不过现在不是围绕这一目的项目太多,单纯炒概念的人很多。
关于大批中国公司出海发展
现状是中国的新一代创业公司很难像 BAT 那样拿下中国的大部分市场把日子过得那么好。而就中国市场本身而言,趋于饱和,增长速度减缓,都更难满足很多公司的发展需求——过去 20 年,一家公司只要赶上整个行业的增势就能活的很好,但这一点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变得越来越难以做到。
最终,走上国际变成必然趋势,当一个国家和地区已经相对富有,通过资本输出,来让全世界增长带动自己的增长。“出海是必然趋势,创业新贵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后记
在很多领域,中国科技创新已经不落后于美国了,有些地方甚至在超越——像 O2O,中国人口城市的相对集中使得这一商业模式可以更好的生存下去。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美国的很多地方其实互联网反而没有那么普及,地大人少也让 O2O 在美国并不那么被重视。
另外,如今创业我们很难规避政府政策的影响,套用彼得·蒂尔从 0 到 1 的比喻,政府政策对从 0 到 1 的创新是没有多少影响的,更多的影响可能出现在一个企业从 1 走向 100,10000 的时候。
上海广为人诟病的“创业环境”可能也被舆论在不断夸大,没有产生一家巨头公司的同时是有众多可以盈利的中小公司。
创业最重要的是人——有优秀的风险投资支持,对失败者的宽容。发展好的公司都是多元文化,最终能做多大还是要看包容性有多强。
本文 《浪潮之巅》作者吴军抨击全民创业:真的过热了|投资人来了 来自 动点科技.